第一九四章 一连打击(2 / 3)

楚朝两家手握重兵的安氏宗亲结下了亲,那么这次事件到底是常态,还是确实有人往下摁丘氏家族呢?

安世诚舒展的眉头又微微蹙了起来。

不几日便到了殿试的日子。

长兴帝那日倒是难得的有些精神,坐在大殿之上亲自策问众进士。

只是当他细看手中名册,却赫然发现竟无一名丘姓进士在列。

长兴帝不由微叹一口气,母亲到底还是出手了,还这样决绝,竟不给自己一丝抬举丘氏的机会。

长兴帝顿觉索然寡味,幸好当时刘太后早已考虑到儿子的身体状况不佳,殿试的考题早已拟定好,考官也都指定了人,长兴帝只管坐在宝座上就是了。

尽管如此,长兴帝也不过坐了半个时辰儿,便回寝宫休息了。

直到傍晚,主考官便将众考官选定的前十名的试卷呈上,请长兴帝御览,好从其中选定前三名:即确定状元、榜眼和探花。

长兴帝明白,这十人都是母亲要抬举的,倒无所谓前后,也不细瞧,拿笔随意勾画了前三名,殿试至此便算是结束了。

不几日,皇榜张贴,丘氏子弟果然排在三甲榜的末位,四个“丘”排在那里,看着倒也整齐。

前段时日丘氏有多风光,现在就有多耻于见人。

相比于被打击的丘氏子弟,丘敬等人倒还乐观一些。

虽然必是要外派为县令的,但分派到哪里,还是极有学问的。如果分到富庶之地,将来还是有机会再回京城的,丘茗便是一个先例。

想来有梁王府和卢国公府的面子在,丘如源和丘如承的仕途还是能够走得顺顺当当的。

哪知,就象老天存心要打梁王府和卢国公府的脸面似的,丘如源和丘如承兄弟二人竟双双被分派到最为贫瘠偏远之地为县令。

丘如承倒还算镇静,反劝父亲道:“当日儿子辜负了方家,本该天地不容。没想到老天不开眼,竟还让儿子中了进士。如今虽说到偏远不毛之做官,总还是官,比着方家被发配边关做苦力要强上百倍千倍了,儿子也知足了。”

不知足又如何,丘敬最看重这个儿子,早在知道儿子只是三甲时,就没少上下打点,希望派个富庶之地,也好能早日得到提拔,谁知竟一点用也不中。

丘敬无计可施,也只得认了命,训诫儿子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你到地方上,务必要尽心尽责,以报吾皇的浩荡皇恩,也能早日晋升调回京城。”

丘如承连连答应,便去忙活着打点任职一事,丘如源这里却没有他那般平和了。

丘如源一向对自己的才学极为自信,谁知前边还好,将众丘氏子弟远远甩在后面,这让他着实得意,谁知到了后面,竟似倒了霉运一般,事事不顺。

没能通过复试,以后再不敢说天子门生了,偏又被派到边远之地为官,他与妻子皆娇生惯养之人,如何吃得那般苦。

丘如源越想越不服气道:“以儿子的才学,公平测试根本不可能只得个末位进士,如今官位又是这般,必是遭了小人算计。我这就去找妹夫,让他帮着想想办法。”

丘荣忙拦着儿子道:“罢了,不要再节外生枝了。‘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只要你有真才学,将来总能出人投地,这次只当是一次磨练。”

丘如源仍要坚持,丘荣便叹道:“你到底还是年轻,这次外放对你来说,倒是一次极好的磨练机会,老天都在帮你呢。”

丘如源不解地看着父亲,丘荣便解释道:“这些时日只着眼于个人的得失,却不看一眼外面局势变化:这次随众进士授官,皇室宗亲的一些安氏子弟们也都被授了官,倒是你妹夫,现在还是无官一身轻。”

丘如源不信:“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