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白杆兵(3 / 4)

明白。”杨改革又开始讲解起新军的待遇来。

秦良玉稍稍的想了下,并没有做太多的考虑,即便只能到手三成,也是不得了的,一个月实打实拿一两银子,如果有这待遇,皇帝要多少兵,她就能从她老家招多少兵,保证个个都是不怕死,敢死战的白杆兵,当然,这话她没说,只是道:“臣明白。”

“之所以如此办,朕觉得,父母将儿子养那样大也不容易,他们的儿子给朕当兵,为朕效力,卖命,儿子的饷银,薪俸拿出一部分去养老,养家,也是理所当然,仁孝这一点,朕希望朕的将士,个个都不忘记,牢记在心,那种无君无父的人,朕的新军不需要他……”秦良玉没有说什么,但是杨改革还是自顾自的解说起来。

“臣明白。”秦良玉没说什么,只是在心里想,要说仁孝,她的手下,也不收那种不仁不孝的东西,要是皇帝给她的手下发三成,给家里再发三成,怕有些顾家的人要给家里寄六成去,一个月二两银子,这个价,她敢保证,皇帝要多少合格的白杆兵,就有多少合格的白杆兵,石柱那地方的穷苦,不是京师,不是大地方的人能想到的,别说是死,要他们吃人,他们也愿意,有得十万白杆兵,她就敢说把东虏给推了,何至于皇帝这般费尽心思跟东虏较劲?当然,这也是在心里想想,并不会说出来。

“……,训练方面,必须接受新军的统一训练,这个牵涉到统一指挥和作战的问题,东虏一次可以投入数万攻击一个点,一个面,所以,朕希望,全军上下,都接受相同的训练,某个点出现损失,才可以及时的调派增援,才可以迅速的磨合,不至于因为训练参差不齐而出现衔接的问题……”杨改革又说道。

“臣明报。”这一点,秦良玉倒是明白,她手下的白杆兵之所以是白杆兵,那就是因为受到的训练和别人不同,每次补充兵力,都需要重老家石柱那边补充,一般别处的人,根本不适应白杆兵的打法。

“……说到了训练,新军向来是实弹训练,白杆兵很快就会掌握火枪射击的,至于大炮,朕会配齐必要的大炮,骡马,厢车这些都不是问题,如果白杆兵的适应姓强,或者说有必要,朕或许会配战舰也说不准……,有了这些新式的装备,再给白杆兵配上一柄用以拼杀的刺刀,朕想,白杆兵必定会天下无敌的……”说到刺刀,杨改革倒是有些yy了,嘴角不经意的就裂开了些,到如今,还没有合适的钢材大规模的制造刺刀,那种火枪上装备刺刀的想法,还是有些早,不过,凭着白杆兵的勇气和意志,真的给白杆兵装上了火枪和刺刀,杨改革相信,推平野猪皮真的没问题。

“臣谢陛下!”秦良玉长嘘一口气,皇帝果然是舍得,她的兵之所以叫白杆兵,那就是因为没钱,买不起火枪,更用不起,所以,只能用最廉价的长枪来武装,如今听说不光是武装火枪,大炮,还实弹训练,秦良玉就觉得,一长串的银子不断的从自己的头上飞过,皇帝有钱,果然不是吹的。

“……还有,朕的新军,要求就是每个人都识字,朕的新军,有专门负责教导的先生,不识字的人,不能如新军,即便入了新军,也不能升职,这一点,老夫人务必要跟将士们说清……”杨改革又说道。

“……”秦良玉早知道新军的这个古怪规矩,全军都得识字,也就是说,一下子,她石柱那穷山恶水之间,要不了多久,就会有小一万读书识字的人……,秦良玉纵使先前就听说过这个规矩,但是,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看着秦良玉那吃惊和不解的表情,杨改革笑道:“老夫人可是不解为何朕会如此要求?”

“回陛下,臣确实有些疑惑了。”秦良玉也直说了,皇帝很好说话,也很信任自己,那么,也就没必要太生分。

“……呵呵,其实也简单,新军全军,必须能够理解朕的作战意图,必须能够执行朕的命令,即便是战到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