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六节 回新港(2 / 2)

!”毕仪的婆娘不是什么大家闺秀,只是寻常的女子,倒是识几个字,也仅仅就是识几个字。

两只已经黄到发红的果子递到了毕仪的一儿一女手中。

两个娃子张嘴就啃,苦的直咧嘴。

毕仪给他们切开,教了吃法之后,才接过自己妻给自己拿来的洗脸布巾。

洗过脸,抓了一把贝壳给两个小家伙后,毕仪在院里坐下。

毕仪的妻这才对他说道:“那日你离开,有人来接我们,后来花钱过了楚军的关卡,到了这里才知道,这里是秦国的新港。”

“算起来,我是楚人,但却不是楚臣。”

叛臣这个词还扯不上,在战国这个时代,留印离去是常事,行走列国寻求一份差事,或是一个机会,也是常事。

毕仪的妻又说道:“到了这里,这些日子粮食盐布,还有家里的陶铁器具,以及这院子,虽然送物件过来的人什么也没提,我估算怎么也有近万钱之多,你回来了,这事咱们总要有一个了结。”

欠人的,毕竟是欠下的。

毕仪作为当家人,自然是回来之后为这些事情作主。

毕仪却是很轻松:“不差钱,这一次出海,蒙秦大河君看重,赐了提督之职管三十六船,出海的大结算要到年底,眼下支了四成,虽然我没算,也没数,但感觉至少也会有十万秦新钱,家里可以安心度日。”

“恩!”毕仪的妻默默的点了点头。

十万秦新钱,这个数值这位普通的妇人听到了,可一时间却没有反应过来,只是感觉有钱可以支付这些家具、器物、粮食、盐的钱币。

毕仪又说了一句:“十万秦新钱。”

“十,十万!”毕仪的妻这才反应过来,惊的几乎晕倒。

她记得毕仪说过,真正结算在年底,这只是先支的四成,那么这一次出海毕仪就有二十万多近三十万秦新钱的收入。

毕仪再说道:“你可曾听说,这新港有片极贵的宅子。”

“听说,还亲眼见过。”

“在何处?”

“在内河以西五里,有一处四河交叉口,那里的西北角汇成一个小湖,湖的北边有一片千亩的园子,每户都是十亩的宅,一套宅要八十金,听闻再加上添置家具、物件,要百金。”

听这话,毕仪的妻不仅知道,真的去亲眼看过。

话语之中,充满了羡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