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章:洞泉悟道静凡心(1 / 2)

山野茶神 疯寂 2491 字 2020-05-05

震撼欣喜之后,沈七也渐渐地冷静下来,没有被巨大财富冲昏了头脑。

手电灯光随意的照了照,金银珠宝堆的附近,又发现了一些古色古香的木头箱子,最后,沈七的手电光芒,停在了一副腐朽骨架身上。

近前两步,他仔细的看着,这一副骨架骷髅,虽然已经散落一地,但能够看出此人临死前是盘膝而坐的。

在骨架旁边,还有一本古装书籍,不过已经腐烂的很严重,书封面的字迹,也已经非常模糊,但是在地面,也就是骨架之前的地面,却是刻着一行小字。

继续上前,沈七仔细的看起来。

成堆的金银珠宝,也只是让沈七心里震撼,而不是狂喜,此时此刻,他已经不是刚刚得到茶神空间时的心态了。

而且,这些金银珠宝,想出手也不容易,能不能手尾干净都是问题。

但是对于这个古人的身份,他的好奇却是比那金银珠宝还有感兴趣,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居然躲到这样一个偏远山区来。

还在这里葬了自己。

现在交通发达,古时候这里可是人迹罕至,山里人想到县城集市都要翻山越岭一整天,更别说前往外面世界了。

今晚发现的这一切,让沈七对于龙口村以及龙潭坪镇的地名来历,有了新的认知。

仔细的看清地面的字迹,沈七下意识的读道:“有梦难圆,尘世着魔迷木性,无风易醒,洞泉悟道静凡心。”

看到这么一句诗词,沈七心里遽然冒出一个名字,建文帝朱允炆!

原来这两句诗词,真的有可能是出自建文帝之手,而不是民间的杜撰,再次的看了看骨架骷髅,沈七有些难以置信。

不是说建文帝逃南洋去了吗?

还有说隐居湄江观音崖,怎么搞半天躲在神农架这里?

当然,现在还不能确定就是建文帝,如果是,那么其应该随身带着皇帝玉玺才对。

找找看,随即沈七开始四下搜寻起来,期间,在附近不远处,还发现了两具枯骨,并且,还有两把带鞘宝刀。

看来应该是两名追随侍卫,看到那刀,不禁让沈七想起了绣春刀。

不过想到建文帝时期,那个时候应该还不叫绣春刀,宦官的势力还没有后期那么的庞大。

当然,现在的沈七,对于曾经学过的历史知识,也基本上还给老师了,只是大概有个印象而已,他好奇的捡起一把佩刀。

刀鞘木制包裹着不知名的皮革,底部包铜与铜制挂托也已经泛着铜锈绿,皮革也有些腐朽,散发着奇怪的味道。

不过让沈七意外的是,其中的木制鞘身,却是很结实。

佩刀人手,不是很重,但也不轻,差不多四五斤的模样。

如果去掉刀鞘,应该在四斤不到,三斤半左右,是一把非常好用,非常轻盈灵活的刀,很可能就是明朝后期锦衣卫绣春刀的原型。

抓住刀柄,入手冰凉,很可能是牛角制成,沈七不敢用蛮力,怕损坏了佩刀,轻轻地向外抽出刀身。

同时意念也查看着刀鞘之中,看到了些微锈迹的刀身。

有些吃力,很可能刀身锈蚀增加了与木制鞘身的摩擦力,不过还是慢慢的被他抽了出来,还不错,锈蚀的不是很严重。

放下刀鞘,拿起手电筒仔细的查看着刀身,稍微处理,应该能够恢复原先的光泽,保存的很好。

这应该归功于刀鞘,不然,在这样应该洞穴之中,几百年下来,什么宝刀都会变成锈铁。

查看之后,返刀入鞘,意念闪动,两把佩刀都进入空间,之后,来的那些木制箱子跟前,这里的气息就有些好闻了。

有一股很浓的檀木之香,伸出手敲了敲一个木箱子,发出咚咚的沉闷声响,居然一点都没有腐坏,而且,根据声音判断,还非常的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