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孤家寡人3(1 / 2)

不做贤后 谢忘川 2202 字 2021-10-01

皇帝眼中露出火光,没有回答。

太后心里的猜测已经明白,这就是帝王之心,不能容忍一点一滴的二心。

顾家支持纳兰衍复仇夺嫡,皇帝心里早已生了忌讳,想要砍掉纳兰衍的左膀右臂。就算只能传位与纳兰衍,他也要这个孙儿按照他定下的路来走。

可惜,纳兰衍不是青煜,这个孙儿无论智谋还是魄力,都是天生的王者。绝不会受人摆布。更不会坐以待毙。“哀家听几个命妇说起,顾丫头如今在南国百姓之中极富声名,军中将士更是尊她为女中豪杰。兰若此次推辞侧妃,朝中都是称赞有加,只说皇帝过河拆桥,而秦王顾念旧情。”

这些话,没人敢传入宫中,还是太后替吴延赐婚之后,吴老夫人进宫谢恩支支吾吾的说的。

皇帝一张脸气的直发抖。

太后叹了一口气,“过去便不再说了,哀家已经听说,兰若将大军驻扎在城外,皇帝,你真要和兰若这样一直杠下去?”

皇帝怒道,“母后这话好没道理,他这是谋逆。”

太后一声长叹,“谋逆?皇帝当年就是以这样一条罪名定了青煜的死罪,如今还要继续逼迫你的孙儿吗?你看看我们纳兰家的子孙,皇上,你真的要逼得兰若再无退路吗?当年父子成仇,如今祖孙之间也要兵戎相见吗?”

“朕没逼他,”皇帝声音忽然加大,“一直都是他在逼朕。逼朕平反,比逼朕下罪己诏书。如今更是想要逼朕退位让贤。”

皇帝指着案台上的奏折,那些全是上奏皇帝大告天下平反的奏折。

短短的时间里,越来越多的官员都站在了秦王的阵营。

皇帝踉跄起身,一手将那些奏折全部挥落在地,“如今他手握兵权,拉拢朝臣,随时可以逼宫,他在朝中享负盛名,就算到了那步田地,也是名正言顺。朕就想看看,他敢不敢真的攻进来,他若是真的逼宫,就算是夺得皇位,史官也会给他记下一笔,在他的千秋霸业上落下污点。”

太后看着儿子双目赤红的样子,心里伤痛到了极点,这几日,她传纳兰衍进宫,均被推脱。

太后想起来二十年前,青煜的死,她是最后一个知晓。

这一次,若不是吴延直言相告,她旁敲侧击的询问吴老夫人,她并不知行势已然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太后双眼含泪,坐在皇帝身边一时气急,怒火攻心,便晕厥过去。

“快宣御医。”皇帝顿时方寸大乱,急道。

御医替太后扎针顺气之后,太后终于悠悠醒转。

太后的眼睛有些干涩,声音有气无力,“二郎,你老了,哀家也老了,我们母子没有几天活头了,二郎真要这般决绝,与兰若再无转圜之地吗?我要是这一口气上不来,就算是闭了眼,也是愧对你父亲,愧对纳兰家的祖宗。”

皇帝摇了摇头,终于唤了一声娘,“并不是我在逼他,而是他在逼我。”

太后眼底泛着泪光,“二郎,若是寻常人家,儿子犯错,做母亲的能不能打骂?”

皇帝沉默不语,没有回答。

“哀家知道你的性子,当年江山未稳,你容不得任何人觊觎你的位子,可是死在你手里的都是你的至亲好友,这么多年,你便是承认一个错误也不愿意吗?”

太后微微的眯上了眼睛,她的脸上都是伤痛欲绝,“延儿给我请安,便说过,兰若要的只是一个大告天下,一个罪己诏书。难道这不是二郎应该做的吗?二郎,你想想,朝臣倒戈,将士衷心,兰若能在短短半年里做到这步田地,固然因他能力过人,可是二郎你想想,你是如何失了这朝臣之心的?”

她的视线落在了那本《旧唐书?太宗本纪》。

皇帝翻开的那一页,正是玄武门兵变。

太后叹了一口气,知子莫若母,“二郎真的要等到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