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7章:千古谏臣(2 / 3)

逍遥江山 一景之月 3150 字 2021-08-03

憎,自己憎的就只看见他的恶,自己爱的就只看见他的善。爱憎之间,应当审慎,如果爱而知道他的恶,憎而知道他的善,除去邪恶不犹豫,任用贤人不猜忌,国家就可以兴盛了。’遗表的大意就是这样,然而朕思考这事,自己恐怕不能避免魏徵所说的这些过错。公卿侍臣,可以把这些话写在手板上,知道朕有过错一定要进谏的,足见对魏征的喜爱,这二人的君臣关系,更是千古君臣的优秀典范,王先生此话何意?“

王振似早有准备,不慌不忙的道:“皇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朱瞻基素知身边的这个太监着实有几分才学,听了这话儿好奇的扭过头来看了一眼王振道:“王先生此话怎讲?“

王振道:“李世民和魏征,千百年来,这二个明君与诤臣之典范情谊,合作之默契,诸多之佳话,在历史上广为传颂并被称道至今,成为后世君臣竭力仿效的楷模!“说到了这儿,他话音一转,道:”可魏征死后不久,李世民就下令砸毁魏征墓碑呢?这只怕不该是明君与诤臣之典范情谊该做的事吧?“

朱瞻基嗯了声,并没有言语。

王振斜眼瞥了一眼朱瞻基,见他面色凝重,一副认真凝听的样子,顿时大喜,他本就是教书先生,说这种历史典故,最是那首,稍微酝酿了一下,说道:“要说这件事还得从大唐政治说起,那魏征固然有才华,可未必就比得过房玄龄、杜如晦等人,更何况魏征还是太子李建成的人,这样一来,魏征能被李世民重用,其中的才学只怕不是最主要的,而对皇位的需要反而占了大头?“

朱瞻基眉头微微皱了一下,露出了深思的神色,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屠弟,夺取皇位后,却是竭力招揽东宫旧臣,而这其中最显眼的莫过于魏征了,说到底魏征能被李世民重用,还是因为李世民的皇位需要他?

当时大唐才刚刚建立,经过玄武门之变,虽说诛杀了兄长李建成,弟弟李元吉,顺利登上了皇位,但李建成毕竟是当时的太子,手中的实力还是不小,散布各地,归顺的隋朝旧臣以及各路起义的将领一未必都真心归顺,说内忧外患并不为过,而刚刚平息了一番内乱,而这个时候刚刚建立的大唐王朝再也禁不起更多的内乱,对于刚刚登基为帝的李世民来说,内部安定才是第一要务,所以他必须要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太子李建成的旧臣无疑是他最要争取的力量,一来,收服了李建成的旧部,可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趁机传播自己的美名,二来也让各方还在观望的余党也加入进来,基于这两大好处,李世民才选中了魏征。

魏征是馆陶(今属河北)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

唐高祖武德元年,李密失败后,魏征随其入关降唐,但很长时间没有得到重用。第二年,魏征请求去河北劝降,被批准。于是他来到黎阳(今河南浚县),劝李密的黎阳守将徐世绩归降唐朝。不久,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征被俘。窦建德失败后,魏征又回到长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太子洗马,礼遇甚厚。

武德五年,刘黑闼勾结突厥寇犯山东。魏徵见李建成虽然是嫡长子,但是功绩不如李世民,于是建议李建成去请战立功。李建成听从魏徵的建议,擒斩刘黑闼,平定山东。

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将李建成、李元吉等诛杀。李世民听说魏徵以前经常劝谏李建成把李世民安排到别的地方去,李世民派人把魏徵带问道:“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魏徵回答说:“太子要是按照我说的去做,就没有今日之祸了。”李世民见魏徵说话直爽,没有丝毫隐瞒,于是赦免魏徵,并用魏徵为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