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春长(三)(1 / 2)

亲君笧 停不了的歌声 3607 字 2019-12-25

许久之后,谢琰才舒服地伸了个懒腰,懒洋洋地说道:“你怎的都没问我今日宫中之事如何了?”

萩娘面上还有些许绯色,她不自然地笑道:“自然是顺遂无比了,否则你的心情怎会这般放松。”

谢琰点头道:“今日当值的那羽林郎是兄长的妻族,泰山羊氏。”

萩娘坐直身子,疑惑地问道:“怎会这样巧?”

谢琰微微皱眉,迟疑地说道:“只怕不是巧合。”

说着将今日庾氏两兄弟来访时说的那些话,一五一十地都告诉了萩娘。

她闻言亦是凝眉,清秀的小脸上说不出的别扭表情,颇有些郁闷地说道:“这桓玄怎么这般阴魂不散,我真是没想到此事竟然他也有份,以他的出身,王法慧怎么可能会相信他呢?”

谢琰摇头道:“宫中之事,如今都被王法慧把持着,轻易传不出消息。不过既然王氏居于深宫,要同桓玄密谋自然是不可能做得完全密不透风,我会继续派人打听的。”

萩娘想了想,问道:“你觉得桓玄此番究竟是什么用意?”

这问题谢琰也是思考许久没有确定的结论,他缓缓地说道:“我首先是觉得他试图让我与司马道子成仇,然而又觉得可能没那么简单,王法慧的目的肯定是置司马道子于死地,如果桓玄知道这一点的话,就不会在司马道子身上浪费功夫了,且我认为他一定是知道的,更甚者,很可能是桓玄在策划着这一切。”

王法慧在宫中蛰伏许久,若说她一下子变得手段凌厉起来了,虽不是完全不可能,但总觉得缺少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今日殿上之事甚是突然,不要说司马道子毫无准备,连王恭都不甚了了的样子,那王法慧是同谁商量的?想来想去也只有桓玄、王雅、王珣这几个了,王雅不善阴谋诡计,王珣向来明哲保身,唯有桓玄会想出这样铤而走险的招数来。

萩娘连连点头,却指出一点:“王法慧手段向来是直截了当的,只看宫中无子便可知道,不管旁人有多得宠,只要没有孩子,就对皇后之位造不成任何威胁。你别看她之前似乎是毫无作为,能管好后宫本身就是一个皇后最大的本事了。”

还是女人最了解女人,谢琰不由得瑟缩了一下,要说阴谋手段心计,谁能比得过萩娘?幸而自己从未有过纳娶旁人的想法,不然还真是害人不浅。

萩娘不明所以,疑惑地望着他,想不明白他在害怕什么。

谢琰尴尬地轻咳一声,岔开话题道:“另有一件事便是,桓玄接近皇太后的目的又是什么?他应是不会做无用之事,皇太后与他亲善的话,对他会有什么好处呢?”

是啊,皇太后内有王雅王珣,外有王恭殷仲堪,便是有什么好差事,也肯定是优先给自己的亲哥哥,桓玄又能在王法慧身上打什么主意呢?

萩娘拿出一张纸,撕成几片,在上面分别写上了“后”,“相”,“帝”,“玄”,“恭”这几个字,把“后”、“帝”放在了一个盘子中,说道:“这个盘子就是宫中,目前是皇太后挟自己的亲生儿子把持着宫中,而在外则是宰相司马道子和后兄王恭对峙,桓玄一定是要从中取利的。”

这样想事情的法子很是有趣,谢琰又拿了一条帕子过来,横在最上面,说道:“这条帕子便是江水,其下便是建康,如今我们谢家的势力都在江北,论理自然是搀和不到建康城内的事情的,桓玄这是要拖谢家下水,将局势搅浑,好让皇后对我们产生戒心,辖制江北军事吗?”

萩娘左右张望了一下,又取了一只琉璃制的小碗,放在皇宫西南,说道:“这个就是荆州。”她又将“玄”那张纸丢了进去,说道:“桓玄在荆州的势力我们都亲眼见识过了,比起刺史殷仲堪,他显然更有权威,只不知道荆州到建康的路途有多远?而且荆州的军备限制又是多少?”

谢琰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