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爱与不安(3 / 4)

花了血本了。”陈涛喵了一眼,点着头,然后起身,“我先撤了,省的在这里破坏了氛围。”

“我也是担心,多你这个电灯泡我很难办啊。”

“这就是你对待恩人的态度?”陈涛笑着回头说,眼底又闪过一丝犹豫,“你到底行不行啊。”

“对我有点信心,我不会搞糟的。”敏硕拍着胸脯说道,“赶紧走,赶紧走。”

陈涛走后,敏硕心里突然激动起来,完全按耐不住那种兴奋的冲击。就好像心里突然吹起来大风,把忧愁、琐事一扫而空,只剩下自己和将来的期待,幸福就已经触手可及,敏硕觉得这种兴奋简直就像从天而降一样,让他整个人都快乐起来。没有由来的兴奋,都是因为一个大的决定在心里酝酿着,所以才能这么有底气。

这是一家后来才非常火的潮流餐厅,不过在当时还有些名不见经传,只在一些高端人士中口口相传的地步,真不知道这是怎么运营下去的。敏硕喝了一口柠檬水,想起来张总那滔滔不绝地说什么“不能只想着利益利益。”不禁噗嗤笑了出来,明明最在乎的还是这个,竟然……那个人可真逗。哎呀,员工就惨了。敏硕想到这里,摇了摇头。

自己无所谓,也不用总听这个大哥唠叨,他手下的人可怎么办啊,”这个人肯定不是真忙,否则绝不会有时间说那么多话的。”敏硕将张总从脑海中轰走,想象着在蔚蓝色的海边拥抱着林晶,惬意的享受林晶的快乐,觉得比实际上自己去了还要开心。满足感都是来源于想象,虚荣心总是在不断膨胀,自己能够和林晶在一起肯定让很多人羡慕。一想到这些,愉悦感充满着身心,他说不出自己还有什么追求。今天,敏硕总体很满意,这个地方也让敏硕很满意,很满足,看来有时候付出一点是值得的:到好的地方,吃好的食物,享受好的款待,欣赏美景,与佳人共度美好时光,才是生命真正有意义的地方,他一瞬间觉得粉丝什么的,有没有其实都无所谓,人气什么的,顺其自然也好。

这种地方也叫做私人订制餐厅,它的兴起其实比国外要早,但是国内还是北上广这样的地方逐渐引入的。这个理念和模式还没有得到大部分地区的认同。现在竞争都呈现白热化,更加加剧了不稳定因素,同时因为经济并不那么景气,人心也很浮躁,追求快餐化、可复制的利益集团,对一些慢热的、要素比较高端的运营模式不会特别在意,因为就像眼前这家餐厅,它的很多东西都是不能复制的,比如说氛围、地点、厨师的能力、食材方面,都有一些独特性,就是这样很小众的东西而已。

经济的压力不仅对于艺人来说很头疼,甚至对于任何一个行业都是一样的,有着极大的同一性。餐饮业也是一样,面对网络营销的普及,有人说最传统的形式——餐厅,要想站得住脚,甚至是独占鳌头已绝无可能,当然这已然是两个极端了——从鼎盛时代走向穷途末路,甚至很多以前红火的小餐馆最后也要面临关门大吉的处境,这说明实体经济,要想在互联网的大浪潮中屹立不倒必须另辟蹊径。

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在家里吃着外卖,看着电视电脑节目,一边放松。人们没什么必要已经不喜欢在餐厅就餐,更喜欢放松的环境下,吃着零食。这些都是懒汉时代逐渐到来的标志,甚至人们会觉得花上一段时间睡觉都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休息——是人们必须选择的一种方式。这很奇怪,但这就是现实。

有人说,私人订制,这不就是一个噱头吗?你要是这么认为,也不无道理,不吸引眼球怎么能引起广泛的注意呢?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个高端局的开始,如果只把眼光放到眼前,那无论是什么投入,产出的最大化都是目的,但还有一些人喜欢细水长流,他们计算着潜在的客户,分析着这个市场,缓慢的却持续不断地将客户的需求纳入自己的囊中。

一些小资及以上的消费层次的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