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模式(2 / 5)

非洲酋长 更俗 6731 字 2020-08-04

来,并成功运输到佩美港去。

而要是将总计高达四千万美元、在德雷克地区的可可种植园投资计算在内,整个前期的配套投资,更是远远超过矿场及选矿厂自身的投资。

然而有了这个基础,接下来再有三亿美元的投入,产能就不是简简单单的翻两倍了。

在曹沫的预计中,等乌桑河第一矿场二期工程建成,每年外运的铜精矿应该是要达到三十万吨,折算金属铜六万吨、黄金二十万盎司,这时候自然就能将前期高昂的投资成本摊薄掉。

春节过后,转眼就进入四月,钱文瀚再次赶到雷德克。

看到乌桑河第一矿场的二期工程已经全面动工,有一期的基础之后,二期施工速度更快,眼见着很多基础工程都快进尾声了,钱文瀚也不禁曹沫感慨道:“你这边的建设速度,要比我想象中快多了啊!”

“拿了你们的投资,我肩上压力也大啊,就心想着这个项目先尽快盈利起来。哪怕每年先拿百万美元给大家分红,大家心里也有一个念想,不会埋怨我这里是个无底洞。”曹沫笑着跟钱文瀚说道。

矿区及配套工程建设速度,除了各大项目的承包方以中土集团等华资工程企业为主这个因素外,科奈罗工程建设集团也从卡奈姆调了一千多名建筑工人过来参与建设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中方企业在非洲承接各项工程,历来以质量好速度快著称。

不过,无法承担太高的人力派遣成本,目前中资企业在非洲所承接的各大工程,除了管理层以及大大小小的工长外,主要的基层施工人员还是会从当地招聘。

这当中要进行劳动技能的培训,要进行劳动纪律的养成,通常都需要磨合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步入正轨。

以梁思钱为首的科奈罗工程建设集团,虽然目前还没有资格独立承接大型的复杂工程建设,但手里掌握的都是这几年经过一项项工程建造锻炼过的熟练建筑工人。

科奈罗工程建设集团旗下的工人,几乎都是中土集团承接工程带出来的,上上下下都已经熟悉,甚至能基本会一些简单中文对话的工人都有相当一批,省却当中极拖时间的磨合期,施工速度自然就更为快速。

当然,曹沫同样也注重从当地补充各类工人。

前期投资四千万美元经营可可种植园,仅有较小比例收购当地已经成熟、可以持续摘果的种植园。

为了尽可能多的容纳就业规模,从当地雇佣工人,种植园主要还是从当地部族酋长手里承租荒地进行开垦。

大片的荒山荒滩,虽说出租价格相当低廉,每年每亩地的租金不到一美元,但对酋长家族每年能突然额外有数百到数千美元不等的稳定收入,自然是高兴之极。

开垦种植园,曹沫也没有一上来就大规模的搞机械化生产,而是在雇佣两千多殖民者后裔作工,还雇佣近四千名坎瓦族、阿肯族员工,主要以传统的人力进行开荒。

说白了就是尽可能多的从当地雇佣工人。

整个德雷克地区,拥有四十多万人口,百分之九十都是坎瓦族与阿肯族人,虽说雇佣率才勉强超过百分之一,但由于非洲特殊的部族制及大家长制,这么大规模的雇佣数量,差不多就能覆盖到德雷克地区的所有人群。

目前总计才六万亩地规模的种植园,自然是远远不需要这么大规模雇工的,特别前期用工规模巨大的开垦期结束之后,后续持续的养护,维持四五百人雇工规模就足够了。

当然,后续随着种植园初期开垦完成,以及投入更多的机械设备,必然会有大量的雇工剩余出来,但曹沫并没有打算解除聘用关系,而是计划往工程建设队伍以及后续不大扩大的矿区运营之中,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手。

这些人不仅是曹沫后续维持与地方势力最坚定的纽带,更是矿区不断扩大建设及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