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好还是不好(2 / 2)

如果生意做不成,田地也荒了,这一辈下一辈的要怎么生活?

脑子灵光的还好,脑子不灵光的要怎么过活?

有些不会算计的人家,可能劳苦了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拿了钱小年轻们都跑去学车,都争着抢着买了小轿车。村里镇里比着开,四处开着车互飙到处浪,呼朋唤友。

家里的女人又是买首饰,又是到处购物,到处旅游,那点子赔偿款很快就见底了。

地不种了,家里吃根青菜吃斤大米都要花钱买了。

杨昕玥也说不上搬迁对他们是好是坏。

但她觉得人啊还是得勤快些,还要脑子跟得上,会算计,才能越过越好。

像她大姨这种,杨昕玥觉得应该是能把日子过好的。

她大姨家里现在住的房子,政.府给的,将来修缮也是政府的事,就几乎不用为房子发愁了。

杨昕玥家乡这边,靠海边,几乎年年有几场大的台风,有些人的房子是年年都要修的。

她大姨家比她家离海边更近。

现在她大姨家房子不用操心了,而且家里的部分田地还在,还能种些庄稼。还能在她舅那边圈上小块地养些家禽,种些小菜。

天天跟她姨父骑着小摩托到她舅舅家喂鸡伺弄那块小菜地。

然后再骑着车到原来的地里种些家里吃的庄稼,还按以前的习惯打理着田土。

得的赔偿有百多万,给她表弟在深市付了首付买了房子,一家三口算是在深市能扎下脚了。她大姨手里剩下的钱,也足够她和姨夫养老用了。

这么算下来,对她大姨这种人家来说,搬迁也是个好事。

大年初七这一天是个吉日,很多人和她姨一样,办乔迁宴。

杨昕玥妈妈兄弟姐妹多,她表兄弟姐妹也多,不说别的亲戚,就杨昕玥妈妈娘家的这些人,起码都要摆上五六桌才能坐得下,还不算她姨父家的亲戚。

家里没地方摆桌子,就摆到楼与楼之间的过道上,大路上。

杨昕玥发现其他人家也把宴席摆到道上的。

家里厨房不够使,就在门前搭个灶搭个台子,请专门的厨师来操持。

邻里邻居的都是以前村里的乡亲,也不会说你占地方了,还好心地把家里的碗筷桌椅都借出来使。

杨昕玥走了一圈,发现这一天乔迁的还挺多。

每个道路上都摆得满满当当,大家坐一起吃吃喝喝,小孩子跑来跑去,热热闹闹。

从路的这一头能摆到路的那一头,一长串,像少数民族的长桌宴。

很是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