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一别两宽,再见再也不见!(1 / 4)

江水一泻千里,仿佛一条披着金鳞的巨龙涛声震耳欲聋。

“天意?”

“锻造十万支箭,与天意何干?”

周瑜张口道。

诸葛亮向江边行了一步,旋即脚步一顿,依旧是仰望天穹。

口中喃喃:“大战在即,都督欲锻造十万支箭,当先去问一巧匠,何必为难亮呢?”

这是…拒绝了么?

周瑜有些意外,此前…无论是何种局势,诸葛亮总是会展现出一种别样的自信与豁达,可这次…十万支箭,他竟退缩了。

“孔明不是要依天意?那本都督倒是好奇,缘何天意不许锻造出这十万支箭!”

周瑜继续问。

诸葛亮则是感慨道。

——“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

这是…

周瑜一怔,诸葛亮言及的是《黄帝内经·素问》中的一篇。

此前,周瑜倒是听大夫提到过。

何为“天明则日月不明”?

这是指代起雾的时候,天都是白蒙蒙的一片,没起雾的时候,天是清净的,空气是透明的。

至于“邪害空窍”,则是指代大雾的危害。

碧如,人有七窍,一对眼睛,一对耳朵,一对鼻孔,再加上最下面一张嘴巴。

而后世,雾霾之时,大家带上口罩出去浪,可回去后依旧会出现眼睛疼、发红、干涩、流眼泪的情况。

这是因为,七窍你只堵住了三窍,剩下的四窍,一样会遭受邪气。

当然,这不重要。

这只是为了提醒诸位读者老爷,雾霾的时候别老出去浪,会消耗体内的阳气去阻止邪气的侵入,久而久之,你就会变得很虚…

而诸葛亮这么一说,周瑜渐渐的明白了他的意思。

“孔明是告诉本都督,这江面上即将起雾么?”

“没错!”诸葛亮面朝江面,凭他对天文的了解,三日内…这江面上必将起雾,“一旦起雾,我军可以派出船队去佯攻曹营水寨,在船舶上遍布草人,大雾之下,曹操生性谨慎必定不敢冒然出击,只会于江边放箭,如此一来…或许以此‘草船借箭’当真可以借得十万支箭。”

这…

周瑜的眼珠子一定,“孔明此计甚妙,若然起雾…当可如此!”

刹那间,周瑜变得兴奋了起来。

可诸葛亮却是摇着头。“周都督莫要如此,草船借箭虽好,可…我们却必须要顾及到那陆羽?”

“陆羽?”周瑜反问。

“这陆子宇最擅长什么?”诸葛亮询问道…

周瑜略作思索,当即回道:“火?”

“没错…”诸葛亮颔首。“昔日,我主公带两位兄弟纠结汝南刘辟等人奇袭许都,便是被一场大火焚没,博望坡一战…天降火雨,更是烧的我部兵马片甲不留。”

言及此处,诸葛亮顿了一下,缓缓开口:“便是为此,纵然我军趁着雾气草船杀出,曹操会因为谨慎下令放箭,可有陆子宇在…这箭就必定是火矢!而火矢射出…这些草船顷刻间就会焚烧起来。”

“况且,陆子宇善于攻心,或许这大雾之中,他亦能看穿吾等心事,若然派出那大船出击,我与周都督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咳咳…”讲到这儿,诸葛亮的羽扇微微顿了一下,他轻呼口气,继续道:“只观天象,只盘算自己,却无视这陆子宇,亮已经吃过许多次亏,周都督也没少吃亏吧…便是为此,这十万支箭,亮无论如何也筹不出来!”

诚如诸葛亮提到的…

陆羽一定会用火攻。

而历史上,是真的出现过草船借箭的。

只不过…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