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 有诈(2 / 3)

,因为老早就下旨要保密,兵仗局那边,更是重重守卫,没有方正化的手书,谁都不能出入。

勇卫营和京营开始配发燧发枪进行实弹训练的时候,也开始了封闭,不再允许将士出营。

如此种种,都是希望能保住勇卫营和京营的真实战力,从而让敌人措手不及之下吃个大亏。

堵胤锡稍微等了下,让崇祯皇帝开心一下之后,他才继续说道:“由此,只要蓟州能坚守到援军抵达,那此战必胜,微臣是毫无疑问的。不过要达到陛下所说之战局,唯一还需要考虑的是,有意外情况。”

“何种意外?”崇祯皇帝一听,便马上问道。

堵胤锡听了,就继续给他禀告道:“其一,烽火台必须要通畅,能在第一时间向京师传回建虏入侵之警讯,甚至最好能第一时间传回建虏的动向。如此,就要监察京畿之地的烽火台,务必保证能用!”

崇祯皇帝一听,便笑着说道:“这个没事,朕在前些天就已经派专人去核实了,要求烽火台必须提高警惕,随时传讯。等人回来之后,朕再派人去核实,总之,确保烽火台能通畅传递警讯!”

“陛下英明!”堵胤锡听了,立刻回奏道。

其他人听了,包括左懋第和那些武将,也都纷纷跟着附和道:“陛下英明!”

崇祯皇帝听了一笑,挥挥手示意堵胤锡继续。

堵胤锡见了,便继续奏道:“其二,微臣怕建虏攻蓟州不下,会转而攻打其他城池,掠夺物资以补充大军所需。因此,微臣以为,京畿之地的城池,特别是北方长城沿线,必须也做好固守准备,务必坚守住,不给建虏补充物资之机会,也能减少朝廷损失。”

崇祯皇帝听了,又是一笑。因为这一点,他和刘伟超讨论的时候,也已经讨论到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把吏部尚书左懋第给传了过来参与这次会议。

本来的话,如果没人提这点,他会自己说出来。

但是,如今堵胤锡也想到了这点,他便趁机说道:“左卿,吏部以考核京畿之地地方官之名,派人去各府州县巡查,核实战备城防,务必要保证各州府能坚守一段时间!不过不能透露建虏会在年底来犯之事。”

左懋第听到这里,才算是恍然大悟,原来皇帝叫自己来,是因为这个。

于是,他连忙领旨道:“微臣遵旨!”

参与不参与这次军事会议,对于他去部署吏部人员下去合适战备的把握度,绝对是有影响的。

其他人见此,不由得对崇祯皇帝都有些佩服,很显然,他们意识到了,崇祯皇帝其实是已经想到了,吏部尚书才会出现在这里。

而崇祯皇帝听了左懋第的话之后,就当着他的面,又转头看向王承恩和李若琏,吩咐他们两人道:“厂卫这边,也要分别派人下去,不要暴露身份,核实各州府之战备情况。”

这算是一明一暗两条线了,就是要确保底下人真正去做了!

这也不是崇祯皇帝的疑心病重,实在是他被这种阳奉阴违的事情,害得有点多了。可以说,此时的崇祯皇帝,压根就不信地方上能按照他的旨意去做。可谓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一个例子!

“奴婢遵旨!”

“末将领旨!”

听着东厂提督和锦衣卫指挥使的话,左懋第略微有点不舒服,不过也就是略微有点。毕竟这是皇帝当着他的面交代,也就是不瞒他的。

这和背着他做,感觉还是让他好受了一点。

崇祯皇帝显然没有安慰他什么,或者解释下什么,因为他是皇帝,无须这么做。

就见崇祯皇帝转头环视众人,而后表情严肃地问道:“朕再说一次,此次对战建虏,不但要胜,而且要大胜,打出扬眉吐气的大胜!诸卿以为,还需要做什么?只要朕能做到的,就都说出来,多准备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