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 落差(加更)(2 / 3)

甲和军械,那是非常地羡慕。

要知道,军人打仗,有一件好的盔甲,那等于是多几条命的。特别是像京营将士们身上所穿的盔甲,简直是刀枪不入了。有这样的盔甲穿在身上,除非是被看中护甲没有防护到的地方,要不然就难以伤到他们。

因此,他们甚至私下偷偷问过李定国和刘文秀,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能换装,拥有这么精良的护甲和军械!

也是这个原因,他们一听崇祯皇帝说,会先给他们半个月时间的换装整训,那是非常地高兴了。

在李定国和刘文秀的带领下,他们纷纷向崇祯皇帝谢恩领旨。

崇祯皇帝的脸上一直都有笑容,看着他们,笑着说道:“如今的情况已经和以往不同,什么建虏野战无敌,那都是因为我们朝廷军队以前不行而已。而如今,你们可以问下忠武伯,听听他当初在蓟州之战的情况。建虏也是人,护甲军械都没有我们强,杀他们一个是一个,回头要不了多久,就能光复辽东。到时候,朕必定轮功行赏,只要军功够大,封侯拜将亦不在话下!”

这是给出承诺了,让渴望封侯拜将的一群人,不由得非常高兴。

随后,崇祯皇帝又下旨,李定国和刘文秀招安有功,都封为京营副将,也就是俗称的副总兵了。

吴三省、王之邦和白文选,弃暗投明,使得庐州府、安庆府等地免于刀兵之灾,封为京营参将;其他将领,则封为京营游击。

他们手下刚好要在京师整训换装,因此,都会和原有京营混编,包括加入新的京营将士,扩编为五万援军,开赴山海关。

原本吴三省等人,都是有一种担心的。

他们出身流贼,和朝廷官军比的话,是不是会受歧视?对待他们是不是会有区别?比如军饷、粮草、军械等等方面,是不是会比原有的朝廷官军要更差?

如今,他们算是放一万颗心了。

崇祯皇帝不但非常重视他们,第一时间就召见他们,并且还承诺了,给他们换装,和京营将士就是一个待遇。

这个预期,远超他们当初决定接受朝廷招安的时候。当时,他们只是冲着李自成和刘文秀的原因,才答应接受招安。对于朝廷,说句实在话,其实并没有多少认同感。

但是如今,他们的心中对崇祯皇帝充满了感激。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更是多了一些认同,从他们的内心深处,也更能接受自己i如今是朝廷官军的身份了。

于是,在崇祯皇帝召见他们之后,就一个个都是兴高采烈地回城外营地了。

暂时他们的家小都还在南京,京师也没有他们的家,就只有住在军营的。

而在军营中,看着他们兴高采烈的觐见皇帝回来,有一个人就非常地羡慕。

这个人,就是一起被调回北方的吴三桂。

松锦之战后,原本以为平安无事渡过一劫,还想着从关宁这座危城调去山海关的他,却没想到崇祯皇帝事后算账,不但削了他的总兵一职,而且还在蓟州之战中,把他给调出了关宁,让他离开了苦心京营许久的大本营,派往南方凤阳去剿贼。

本来的话,他自信,以他的能力,还有麾下三千关宁骑军,打贼寇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很快就能积功升迁,当回他的总兵的。

结果没想到,到了凤阳之后,竟然没有让他去剿贼,只是驻守凤阳。而流贼也压根没来进攻凤阳,搞得他就在虚度光阴。

好不容易又去了周遇吉,这是准备打大战了,结果没想到,近处几个府的流贼,竟然都被招安了,他一路奔波,基本上就没有捞到什么功劳。

好吧,打武昌是肯定的吧?

吴三桂就憋了一肚子的劲,就准备好好打这一仗,最好能亲手抓到那个八大王。这样的话,就算不如那江阴典史,也肯定能官复原职吧?

结果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