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 如何是好(2 / 3)

将士们从各个角落押解到港口这边的广场上,而在远处,有更多的平民,大部分是妇孺,正在往远处逃离。

对于那些逃跑的,杨展根本就没管。打下红河口,就是为了示威而已,让安南叛军知道,大明铁拳无敌,赶紧逃吧!

此时的他,转头看向西方,只是在琢磨,要不要进攻东关,也就是安南人称呼为东京的都城。

东关距离红河口大约三百里,这个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和天津卫到京师的距离差不多。

大明战船逆流而上的话,只有蒸汽铁甲战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其他靠风力的战船,还得考虑意外情况。

还有一个问题是,这一次携带的弹药补给不太多。因为原本只是在海岸线示威,最多打一个海战,歼灭安南叛军的水师而已。

如果要向东关进攻的话,也必须要考虑这个后勤补给的问题!

想到这里,杨展不由得又转头北望,要不是向北进攻,打通和广西的陆路?

不过这个似乎没必要,如今没有了安南叛军的水师,从广西那边直接用船沿海岸线来补给,反而会更方便一点。

想了一会,杨展最终决定,还是以朝天旨意中恐吓安南叛军,让他们加速往内地逃窜为目的来做事好了。

等到了傍晚时分,有关红河口的战报便出来了。

此战,大明海军伤了十三艘战船,其中有两艘战船损伤严重,段时间内没法修好,已经丧失了战斗能力。另外十一艘战船在修补之后还能继续作战。

安南叛军的战船,初步统计,被明军击沉了一十三艘,击伤后拖在港口等待修补的战船达到三十六艘,其中有八艘损伤严重,短时间内也肯定是修不好的。

另外,还俘虏了完整的战船共十八艘,主要是被那些损伤的战船堵在港口,来不及逃走,就只好投降了的。另外,有将近一半的安南叛军战船,也就是七十来艘逃入了红河。

军卒方面,大明将士战死三十六人,受伤两百七十五人,其中重伤的有二十六人。而安南叛军这边,根据不完全统计,估计被明军将士打死五百多人,俘虏的数字是准确的,有一千五百六十七人,其中带伤的有五百人左右。

等到第二天的时候,杨展便和监军张同敞一起视察了广场上的安南叛军俘虏。

差不多饿了一天一夜的这些安南叛军俘虏,一个个精神萎靡不振,看到有明国大官过来,一个个都是畏畏缩缩,很是惧怕的样子。

让杨展和张同敞有点意外的是,这些安南叛军俘虏,真的是老的老,小的小,正常的青壮就没多少。很显然,安南这里几十年的动乱,特别是南北之争的大规模战事,消耗量大部分安南这里的年轻人。而剩下的那些青壮组成的安南叛军,又被他们派去西部开疆拓土去了。

看完了这些俘虏之后,杨展和张同敞商量了一下,最终下令,只要是有军职的,或者是官吏的,全都砍头,首级就挂在红河沿岸,不浪费粮食;其余普通的叛军军卒,就全都放走。

并且,在放他们之前,也明确告诉他们,安南是大明的领土,安南的黎朝,不管是北方的郑氏,还是南方的阮氏,皆是叛逆。朝廷收复安南故地,老百姓就能过好日子,但是叛贼头子一律杀无赦。

这次放走的这些叛军军卒,都要登记了再放走,下次要是还敢对抗朝廷官军,一旦再被俘虏,就严惩不贷。但是,如果在战前投降,就不会计较,如果能押解军官来投降,就算立功,还能分到属于自己的粮田。

…………………………

在杨展和张同敞处置这些俘虏的时候,终于有快马赶到了东关,禀告红河口的战事。

“什么?”安南北朝的权臣,实际掌控者清都王郑梉听得大吃一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败涂地,一战就丢掉了红河口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