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好事儿还能占尽啊(1 / 4)

万盛影视为何要摆脱“张十三”的阴影?

这显然是之前那传闻留下的后遗症。

万盛影视作为国内顶级影视公司,若是落下一个“靠张十三”的名声,显然对公司形象是极为不利的。

可他们舍得放弃跟张十三合作么?

显然不可能。

名声固然重要,但利益才是重点。

何况,挽回名声为何要减少与张十三的合作,而不是让公司其他不与张十三无关联的影片也成功呢?

能与张十三合作,那也是公司的一种本事不是?

“陈导下部影片准备拍什么?”张榆随口问道。

他自然不会拒绝与陈山这样的导演合作。

剧本多了,他拍不过来。

公司的导演也拍不过来。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公司那些导演还没完全成长起来,张榆也担心他们拍不好。

如今十三影视,能够撑起一部大片的导演,除了他之外,也就只有宁远一人而已。

他虽然只是一个搬运工,可若是搬过来,所托非人,那就不对了。

对不起原版主创不说,还得赔钱。

自己好不容易积攒的口碑都还可能功亏一篑。

所以,在导演选择上面,张榆还是很慎重的。

“他说不挑!”王梅笑着说道。

张十三的剧本,还挑什么?

不管是文艺片,还是商业片,都没问题。

陈山也拍过商业片,且也算成功。

只是不如张航之前在商业片上亮眼而已。

相对而言,他在文艺片上的成绩更耀眼。

可陈山显然也是一个能驾驭大片的导演。

“行,回头我看看,哪个剧本适合陈导。”张榆点了点头。

王梅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

若要求现在张榆就把剧本拿出来,那就有些过分了。

人家同意合作,已经很不错了。

他如今可在拍摄自己的影片。

王梅来时匆匆,走得也很快,并没有在剧组多做停留。

她作为万盛影视的一把手,手上的事儿肯定很多的。

万盛影视旗下两大导演张航和陈山。

这两人私人关系不错,如今却也有些较上劲了。

或者说陈山跟张航较上劲了。

不过,这对于万盛影视来说并非什么坏事儿。

张航跟张榆关系更近,也能厚着脸皮去找张榆,索要剧本。

陈山自觉关系不够,脸皮又薄了点,所以直接找上王梅。

王梅亲自来,而不是打個电话完事儿,也算是给足了张榆面前。

其实,她就是打个电话来,张榆也不会拒绝。

王梅走了,张榆继续拍着电影。

《我不是药神》的票房持续火爆着。

毫无疑问,这部影片成为国庆档期最大的赢家。

如今都蝉联着单日票房,累计票房也把第二名甩在了后面许多。

影片也通过梦之影业在国外上映。

不过,票房就有些不理想了。

比起《少林足球》无疑是差了不少。

当然,比之原版的国外票房肯定好上不少。

哪怕张榆压根儿就不知道原版影片在国外的票房是多少。

他有这个自信。

比之原版,主创阵容在国外的知名度显然高上许多。

张十三编剧!

这在国外都有不小的影响力了。

当然,这得益于之前“第一编剧”的话题。

许多国外影迷暗时才发现,那么多影片的编剧竟然都是那年轻导演。

量引起质变了。

另外,宁远也有一些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