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老成谋国(2 / 2)

燕北溪没有再去讨论他的这菜园子,问到了这个问题。

“嗯,大致下个月吧,这仗就要开打了。”

“我还是不明白为了一个西夏去远征辽朝,虽然扩大了大夏的疆域,但辽朝的文化习性信仰等等和我们相差太大……真的容易同化么?”

“占领辽朝主要是两个方面的考虑,其一是辽朝过去还有许多国家,我不是要一路打过去,我想的是以辽朝为一个节点,开辟出和那些国家做生意的道路,它叫丝绸之路。”

“当然,丝绸之路不是单单指贩卖丝绸,大夏所有的商品都可以走出去。如此一来,可以促进大夏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也能使大夏的国库更充盈。”

“这其二嘛……大夏疆域再拓宽一点,便于移植更多的菜,这样所有的菜也都能长得更好,你是不是这个道理?”

燕北溪哈哈大笑起来。

“是这么个道理。”

“那现在问题来了,谁能去担任辽朝总督?”

燕北溪愕然的看了看傅官,他没有料到傅官居然会向他问出了这么一个问题。

要总领辽朝那片新的疆域,这个人必须得非常清楚大夏各项政策,他还必须得具备强大的统筹领导能力。

辽朝太远,许多政策都需要主动去发起和执行,那么这个人还得具有高屋建瓴的意识。

他端着茶盏仔仔细细的想了半晌,这才了一个名字:“宁玉春!”

在傅官的心里,这个人选有两个,一个宁玉春一个秦墨文,他不知道如何取舍,故而问起了燕北溪。

“为啥不是秦墨文?”

“宁玉春在曾经的沃丰道跟了你半年,你离开之后他在沃丰道是干得相当不错的,只不过是因为你的影响力太大才导致了沃丰道的逐渐衰败。”

“秦墨文在治理能力上面或许和宁玉春不相上下,但宁玉春在军略上面胜过秦墨文。辽朝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北方,单单凭着军队的镇压是不够的,各地方也得有城卫团练等等维持城市秩序。”

“宁玉春懂得带兵用兵,在辽朝那个地方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辽朝……估计那地方的反抗会很强烈,要想那地方安定下来,就得以仁政配合刀枪,不见点血恐怕难善了。”

这就是老成谋国,傅官听了燕北溪的分析拿定了主意。

“我准备把熙文带回观云城,如何?”

“……我倒是觉得卓相老了还不至于退,你若是不忌讳,莫如让熙文去领一段时间的太临城总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