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深海生态站的灯光如同鬼火般幽幽闪烁。
沈知微,这位向来以冷静着称的病理学家,此刻却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脑门。
她盯着解剖台上那具已经失去温度的遗体,眉头紧锁,仿佛在研究一道无解的谜题。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她喃喃自语,声音低沉得像深海的叹息。
解剖刀在灯光下闪着寒光,沈知微小心翼翼地取出一片肺叶,放在高倍显微镜下。
屏幕上,无数肺泡壁清晰可见,而在那些脆弱的结构上,竟然密密麻麻地沉积着大量的微晶颗粒。
这些颗粒呈现出一种诡异的金属光泽,在射入的光线下,折射出奇妙的光谱,像是无数细小的星辰,镶嵌在血肉之中,说不出的诡异。
“信根成分?”沈知微倒吸一口凉气。
她立刻调出数据库,将显微图像与已知的信根岩层成分进行比对。
结果显示,这些微晶颗粒的成分与信根岩层几乎完全一致!
“见鬼了!”她忍不住低声咒骂了一句。
信根是埋藏人类情感信息的地质结构,怎么会出现在人体肺部?
更诡异的是,当她放大图像,仔细观察这些晶体的排列时,一个惊人的发现让她彻底僵住。
这些微晶颗粒竟然并非随意堆积,而是呈现出一种有规律的排列,它们组成了一个个微小的文字——
“我……没来得及说……我原谅你了……”
这竟然是一句完整的话!一句由微晶颗粒构成的遗言!
沈知微感到一阵头晕目眩,她连忙翻查死者的档案。
死者名叫李明,是一名退休的生态站维护员,死于突发性心肌梗塞,属于自然死亡。
然而,当她看到死者父亲的职业时,她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李明的父亲,竟然是第一代信封分解器操作员之一!
“难道……”沈知微的脑海中闪过一道电光。
她忽然明白,有些人有些话,不是没说出口,而是换了一种形式,继续存在,继续生长。
它们如同潜伏在基因深处的病毒,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再次爆发。
与此同时,在另一座城市的数据中心里。
林晚舟正盯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声波图,秀眉紧蹙。
作为生态网络维护组的核心成员,她早已习惯了用理性的思维去分析那些看似荒谬的现象。
但今天,她却遇到了一个让她无法解释的难题。
“不可能,这不符合逻辑……”她喃喃自语,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在“话语再生”现象出现后,林晚舟开始着手分析城市中新生儿的哭声频谱。
她试图找到一些隐藏在哭声中的规律,希望能揭示出这种现象背后的真相。
经过数天不眠不休的分析,她终于发现,在某些婴儿的啼哭中,竟然隐含着一种低频模组。
这种模组非常微弱,几乎无法被人耳察觉,但却真实存在。
更让她震惊的是,当她将这些低频模组与特定“未寄信”文本的音节结构进行比对时,她发现两者之间竟然存在着高度的吻合!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林晚舟揉了揉胀痛的太阳穴。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她建立了一个“语言遗传图谱”,试图追踪这些带有特殊低频模组的婴儿的出生地。
结果显示,这些孩子几乎都出生于“高信根密度区”。
“难道信根真的会影响人类的语言能力?”她感到一阵毛骨悚然。
为了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想,林晚舟决定进行一次大胆的实验。
她找到了一名九月龄的婴儿,这名婴儿的哭声中就带有明显的低频模组。
她将对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