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4章:天孙为织碧云裳(1 / 3)

逍遥江山 一景之月 1480 字 2021-08-03

富阳江之鱼,富阳山之茶。鱼肥卖我子,茶香破我家。采茶妇,捕鱼夫,官府拷掠无完肤。昊天胡不仁,此地亦何辜。鱼胡不生别县,茶胡不生别都。富阳山,何日摧!富阳江,何日枯!山摧茶亦死,江枯鱼始无。山难摧,江难枯,我民不可苏!这首诗广为流传,弄得百姓大骂刘宁,科道的言官御史更是纷纷上奏折,指称刘宁进贡各色,在各地方需索财物,骚扰为害,应参奏者奏请究治,应拿问者径自拿问”。就连首辅大人也过问了这事儿,一时之间刘宁成了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了,总算是宣宗还顾念他的几分情谊,重重责罚了一番后,仍旧留在宫,恰好宣宗迎回来了二皇子母子,宫除了金英、海涛、王振等几个会伺候人的太监之外,最能伺候人就属刘宁了,最后是她亲自求了张太后发了话,将其拨给了吴妃的寝宫做了伺候太监,那些外臣才没继续在这事儿上追究,这件事才渐渐平息了,对于这份活命之恩,刘宁自是十分感激,虽说是吴妃的人,但对于孙皇后的吩咐还是十分听从的,这次她暗怂恿他出去开了这家青楼,要银子给银子,要权势给权势,除了想借用青楼传播二皇子真龙入府的传闻来离间宣宗父子感情的目的之外,最大的应由是将吴妃拉入其,多年宫生涯告诉她,单靠这点传言,宣宗有些疑心,只怕疑心也不大过几日也就散了,可有吴妃参与就不同了,皇帝或许不在意流言蜚语,但绝不会不在乎身边的人谋划皇位,从古至今,没有那个皇帝会对此视而不见的,而世间最没有什么比皇帝的疑心更让人感到害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人员安排上就决不能是自己的人,一方面她不能将自己牵扯了进去,另一方面没有什么比自己府的太监更有说服力,所以算来算去刘宁是最合适的人选,这事儿她当然不好出面,所以她将这一切交给了王先生去了处理了,这个近年来最受皇上信任的太监着实有些段,不过去了一日的功夫,竟让刘宁满口答应了,这有点出乎她的意料之外,同时也让她越发看重眼前的这个怎么看都不出众的太监。

孙皇后的心思王振自然知道,他甚至很热衷去凑成这件事,这么做只因他心里明白,从目前的局势来看,他的利益与孙皇后是一致的,确保太子的地位牢不可破,唯有这样她才有权倾后宫的可能,而他才有施展心头的抱负的可能,因此尽管他认为这个计谋并不高明,但他还是去做了,刘宁这个人不识字,但为人贪婪,在江南不过几个月的功夫,便弄得天怒人怨,当时最狠的并不是陈循《苏民困以保安地方事疏》,这位老老大人虽痛恨刘宁的所作所为,但针对的却是整个太监,这样一来说服力就小得多了,皇帝就算要责罚,那也是整个皇宫的太监,所以形势看似不利,实则有利,反而是科道的奏章来得更厉害,这些人平日里干的就是巡按地方,监督州县,考课官吏,纠劾违法行为,整肃风纪的事情,斗争经验十分的丰富,加上这帮家伙平日里最看不上就是太监,碍于皇帝的约束,一直不到什么毛病,此番刘宁在江南惹得天怒人怨,还不趁狠很上奏,御史张楷更是在奏折里对刘宁在江南的所作所为用了最具杀伤力的言辞,什么使狼戾,棍党横行……江浙之间,不胜其扰。……夫江南诸府县,虽深山穷谷,何处无河,何处无水道?虽穷乡僻坞,亦何处无土著,何处无交易?今不论内外,尽欲责令官兵搜刮隐税,此说一行,将举留都之府县,举各府县之河埠,细及米盐鸡豕,粗及柴炭蔬果之类,一买一卖,无物不税,无处不税,无人不税,自是县无宁村,村无宁家,内外骚动,贫富并扰,流毒播虐,宁有纪极,此开辟以来所未有之暴也!……官藉此辈为爪牙,此辈又藉各土棍为羽翼。凡十室之村,家之屋,有土著即有土棍,有土棍即有藉土商名色以吞噬乡曲者,是枭獍连袂,而戎莽接踵也,民尚得安枕而卧者!……在皇上之意,以为征商税,乃所